为什么过年一定要打麻将?

每到过年,全国人民就会搬出他们最统一的娱乐方式:打麻将!
现在,你的老妈是不是已经烫着最新款的时髦头型,邀来你的七大姑八大姨,四四方方地围坐在麻将桌前搓上了。
长辈们洗牌、码牌、抓牌、看牌,一套动作下来,动作幅度之大,就像打了一套太极拳。要是自摸或者和牌了,就更加酣畅淋漓,简直恨不得跳起来了。
很多年轻人或许对打麻将有误解,觉得这只是老年人玩物丧志的一种表现,但其实,它的好处之多,足以让你心甘情愿地说一句:妈,快给我狠狠打麻将。

一场麻将,心情舒畅
一场麻将搓下来,首先能收获的就是舒畅的心情。
要知道,中老年人能有一个好心情其实并不容易。大脑功能的退化、退休生活带来的急剧变化和无所事事,导致他们往往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研究表明,85%的老年人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7%的人进而产生了焦虑、抑郁等症状。甚至,我国每年至少有10万55岁以上的老年人自杀死亡,老年人是自杀率最高的人群。
而按照一般的理解,相比于在家无所事事、孤独无依,中老年人更多地进行社交活动应该有利于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减轻抑郁症状。
事实的确如此。通过对“台湾老年追踪调查”十八年间获得的多波次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者发现,参与包括兴趣爱好、志愿服务等方面在内的社交活动,使得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得到了显著的缓解。
更为重要的是,持续的社交更能缓解老年人的抑郁症状,而即使是在进入老年后才开始社交,也比完全不参与要好得多。
正因为这样,如何让老爸老妈们走出家门、拥抱更加丰富的社交生活,无疑是除了工作之外,困扰年轻人的头等大事。
在中国的语境下,麻将可以说是一项普及全民的社交活动。这个时候,街头巷口的一个个麻将馆,都可以是中老年人们的快乐天堂。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和佐治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分析了“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中大约1.1万名45岁以上中老年人的社交活动和抑郁症状。他们发现,对于城镇的中老年居民来说,一周至少一次的麻将活动对于降低他们的抑郁症风险具有显著作用。
仔细想想,麻将玩法多样、策略万千,每天光是研究怎么打得更好、赢得更多,就足以让中老年人没时间去抑郁了。
而且,打麻将这种娱乐解压的方式,相较于其他放松心情的方式来说更加有益。
在研究震后灾区民众心理健康时,中科院心理所就发现,有打麻将习惯的受访者更少出现抑郁、睡眠问题,这是因为打麻将给他们带来了社会支持。相比之下,吸烟、饮酒就无从提供这方面的裨益。
更为重要的是,打麻将带来的舒畅心情不单单表现在生理性的抗抑郁上,更突出表现为一种由内而外的、深层的幸福感。
研究者曾经深入麻将大省湖南、广东和四川的14个乡村麻将馆发放问卷,发现对于农村中老年群体来说,适度的麻将娱乐能够增强他们的心理资本,进而提高他们在生活满意度和总体情感指数方面的幸福感。
由此可见,没有什么问题是一把麻将解决不了的。麻将桌不大,但它好像就是有那么一种魔力,能够隔绝外界纷扰,让人无论运气好坏、输赢如何,都可以在笑骂之间忘却烦心事,拥抱好心情。

能益智的麻将,非打不可
每次回家,爸妈可能都喜欢在你面前唠叨自己记性又不好了,或者就是脑子转不过来,话到嘴边却又说不出来。
他们的感受其实并非个例。老年群体认知能力下降的趋势随年龄增长而普遍存在,这种下降主要与流体智力的衰退有关,具体表现为老年人记忆力减弱、知觉迟钝、处理和获取信息的速度减慢等。
这个时候,寻找有效的方式,尽可能减缓老年人认知衰退的速度和趋势,就显得至关重要。
而当我们把视线聚焦在麻将之上时,就会发现,它首先是一款益智类的娱乐活动。
尽管麻将入门容易,但想要摸清其中的套路、提高自己的胜率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麻将的信息集平均大小远高于德州扑克、桥牌等非完备卡牌类游戏。相关学者构建麻将博弈AI算法时,发现每次决策均需考虑10的48次方种情况,才能做到把把皆赢[7]。
而实际打麻将的时候,也相当考验参与者的记忆和进行复杂的概率计算的能力。不仅如此,参与者还需要时刻猜测其余三家想要做出的牌型,这样才有机会赢牌。
例如,当有人想要做清一色的条字大满贯牌时,其他的博弈者就会相应地采用占优策略,不打条字而打万字或筒字的牌,从而抑制对手达到目的。
或者,当对手先后打出二筒和四筒时,他既可能是想拆搭子,也可能是在打这两张牌时分别抓进了六筒和七筒。
也就是说,每一张牌都需要研究,因为每一张牌都提供了信息。
因此,打麻将的过程也是锻炼大脑的过程,它往往能缓解认知障碍。再具体一点,打麻将对认知能力的改善主要是通过有效增强短期记忆、注意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方式实现的。
早在2006年,香港的研究者就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招募了93个62岁以上有痴呆症状的老人,将其随机分为每周打两次或四次麻将的两组。
通过十六周的实验发现,无论打麻将的频率如何,他们在简短智能测试、数字跨度任务等各种认知能力测试上的分数都有所提高。即使实验结束后一个月,打麻将带来的好处也仍然持续存在。因此,他们甚至建议将打麻将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痴呆的手段。
2020年对四川省一家养老院的56名轻度认知障碍老人做的类似实验也得出了类似结论,认为连续十二周每周三次的麻将活动改善了老人的执行功能。
不过,打麻将的好处还不止益智这一点。如果把打麻将和休闲性质的身体活动结合起来的话,对于认知功能的改善会有更大的帮助。
同时,打麻将作为一项双手并用的活动,在码牌抓牌的一系列动作中,就连平时使用频率不高的非利手也经常被使用,这个需要精确动作的过程就会提高老年人定位和抓取物体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打麻将,让老人生活更美好

改善心情、锻炼脑子固然都是打麻将能给老年人带来的好处,但这些好处毕竟只停留在身心机能层面。

然而,要衡量老人的生活质量,除了身心健康与否之外,更需要关注老人的独立能力、社会关系以及环境适应与融入等方面[13]。

就比如说,在麻将风行的川渝地区,人们既可以以家庭单元为基础“杀家搭子”,维持亲朋好友间的交往、增进感情,也可以打破和陌生人之间固有的界限,构建新的人际关系。
在串联起家里家外的过程中,打麻将便成为了一种典型的地域生活方式。
此时,它往往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他们的生活更美好。
要知道,打麻将不仅追求手气好还有和牌的快乐,它所营造的有益的社会交往和相互信任的社会环境,还能够让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压力都得到缓解。
这是因为,老人们通过打牌,找到自己的牌搭子,大家在牌局间隙分享各自的老年生活经验,获得对方深以为然的赞同、支持。在进行鼓励和宽慰的同时,还可以在日常的劳动、照料上提供帮助。
不只是缓解压力,打麻将还能提高信息流通的效率,改善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研究发现,相比于独处环境,社交环境为人际交往提供了更多机会,有助于个人获得更多关于健康行为和健康生产的信息,能够缓解健康信息缺乏的困境。
试想,当老人们边打麻将边摆龙门阵的时候,他们很有可能会谈论自己最近的健康状况。
在左一言右一语中,老人们互通有无。向对方推荐有效的药物和专业的医生的过程,往往能促进疾病的发现和治疗,帮助老人获得一些改善自身健康的关键信息。
另外,对于中国的老年人来说,还有一个我们不能忽视的事实是,他们往往会隔代抚养孙子孙女。
研究表明,在中国,有超过半数的中老年人为子女的核心家庭提供照料孙辈的帮助,这个行为的比例是韩国的十倍左右。
也就是说,老年人在和熟人朋友打麻将的同时,还需要照看自己的孙子孙女。
这个时候,孩子在社交场合的出现,不仅会使得老年人产生对他们的责任感,对自己的责任感同样会随之产生。这样,老年人便会尽量克制抽烟等风险性的活动,改善生活质量。
这样看来,老年人打麻将的过程更是与他人建立联结的过程,这种联结能缓解压力、流通信息和增强责任感。
也正是这种联结的存在,让“陌生人社会”重新成为“熟人社区”,营造出更加美好的社区生活。
大过年的,这次可别对爸妈爱上打麻将这件事说三道四。相反,劝爸妈狠狠打麻将,乃至陪他们一起打麻将,才是过年的正确打开方式。

文章来源于网络,作者:新华娱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10691.html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新华娱乐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新华娱乐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新华娱乐的头像新华娱乐
上一篇 2024年2月12日 下午4:23
下一篇 2024年2月12日 下午4: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