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今晚聊一部前段时间出资源的台湾地区新片——
《老狐狸》
这部片在去年台湾地区的金 * 马奖上大获成功,七提四中,并且斩获了最佳导演这样的重量级奖项。
它直到今年三月末才上线流媒体,当时豆瓣开分 7.3,不到一个月就飙升到现在的 8.1 分。
在同期的金 * 马,同时和它竞争最佳导演的还有另两部我们都看过并觉得不错的片子,一部是《石门》,一部是《周处除三害》。
等到看完这部,我才理解为什么最终是它获得了这个奖。
这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它讲述的是在经济巨变的时代下,一个小男孩的选择。
放眼东方市场,同样以经济巨变为背景,我们当下看到的电影大多都在用宏大、热烈或者宿命去包装那个时代,时代的车轮轰隆驶过,个人的情绪无论是愤怒还是无奈都是被放大的。
但这部电影走向了另外一条路,它身上带着一种传统台湾地区电影的影子,温和平淡,又写出了自己的魅力。
豆瓣有条评论我很认同:像是乱世里的一颗定风珠。
定风珠意味着它安静、坚定,或许观感上不如一些爽片激烈,但我也足够喜欢。
正文
整部片的背景就出现在电影开头的那一句字幕:
1990 年,台湾地区股市在两年半内从 2000 点冲到 12000 点,随后又在八个月内跌回 2000 点。
这意味着台湾地区经济在三年的时间里先是爆炸式的上涨,紧接着又是断崖式的衰落,这是电影提供的大的时代背景,只是与大多数相似的电影不同,一方面它并没有去过多的着墨于时代,再者它的落点也不是那些与时代动荡息息相关的人。
它的落脚点在一个想要买房的孩子廖界身上,从孩子的视角看,他不知道什么是股市,不明白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变化,他想要买房的愿望也不是基于物质上的匮乏或补偿,仅仅是因为去世的妈妈想要开一家自己的理发店,买房开店对他来说是对妈妈想念的延伸。
也正是以这种情感的方式,才让廖界与这个成人世界产生了关联,并以他为原点,去建构整个故事。
电影为什么要这些写,我们只需要去看它本土版本的海报就能找到答案。
海报上只有三个人,三张脸,最大的那张是老狐狸,面向右方,他选择顺应弱肉强食的时代规则,成为掌握别人命运的人,并且试图把廖界培养为自己的接班人。
其次是廖界的父亲廖泰来,面向左方,他成为了与老狐狸相反的那类人,偏安一隅,在大家纷纷炒股赚钱的情况下也不去炒股,只是按部就班地在酒楼里做着服务性的工作,攒着买房的钱。
而廖界站在二人中间面朝观众,在他两侧摆着老狐狸和父亲走过的两条路,他是仍然有机会做出选择的那个人。
电影讲的不再是普遍以来时代下人宿命的悲剧或逆袭,时代靠后,它要讲男孩廖界初入成人世界时的选择。
所以在我们看完这部电影后讨论的时候,一致开玩笑地把它称为台版 ” 你想要活出怎样的人生 “。
它们在形式上确实太像了,同样是讲选择,同样是从男孩入手,《老狐狸》用廖界来引出在那个极度膨胀的时代之下,做出不同选择的人物,以及他们产生的不同身份。
他们不再单纯是老狐狸或者父亲这样单独的人,而变成了时代下一种特定的象征符号。
彼时的台湾地区恰逢金融市场百年不遇的大牛市,台北一家街角的破旧酒店市值,就能等同于纽约广场酒店、香港文华东方酒店和曼谷东方酒店三家市值的总和,一夜暴富不再是神话,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物价膨胀,是财富和阶级鸿沟的加深。
有钱的人愈发有钱,跟不上时代的人则愈发被拽入深渊,也只有在这样的时代,才会出现世俗意义上如此泾渭分明的成功者和失败者。
父亲代表的是失败者,他带着儿子租房生活,每天带回家的晚饭就是酒楼打包的剩菜剩饭,攒了几年钱仍然是买不起房子,好不容易借到了钱,却发现房价一夜之间暴涨,原有的钱只是杯水车薪,等有了买便宜房子的机会,却因为过不去良心上的坎把它拱手让给了更需要的人。
父亲看不透这个世界的不平等,更不懂得利用不平等的规则去让自己成功,他是一个纯粹的好人,但好人在那个浮华的时代,往往与成功无缘。
老狐狸代表的是典型成功者,他早早就摸清了时代的游戏,利用不平等,去创造不平等,只有不平等愈发加深,他的成功才会愈发凸显。他旗下有无数套房、豪车和产业,他是高高在上的掌控者。
当廖界选择成为父亲时,他不与别人产生争执,不去惹麻烦,所以在学校里会被三个小混混欺负,看到他们就会躲开;但当他选择成为老狐狸时,仅仅是坐在老狐狸豪车副驾上从他们面前开过,他就获得了三人敬畏和尊重的目光。
廖界的答案到这里好像已经很明显,但电影并没有如此粗暴的让他去做出选择,它在引导廖界选择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让他重新去看待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和失败。
这也是这部讲述 1990 年代的电影更具有现实意义的一面,因为类似的经济动荡和分化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坐在副驾驶上的廖界就是我们自己。
父亲的失败更大原因在于他是一个过于在乎别人想法的人,所以在接刚生完孩子的妻子出院的那天,他不让抱着孩子的妻子在电梯里露出太开心的表情,因为他感知到电梯里有人正在经历着悲伤的事情。楼下的房子里刚刚有人自杀变成凶宅,他本可以向老狐狸申请低价购入,却顾及着死者家人的心情不愿提出。
当廖界选择成为一个同样共情的人时,即便是去威胁报复曾经欺负他的混混,也只是对他说出 ” 如果我想知道,你妈妈的一切我都可以知道,跟你妈说,仓库有监控器 “,却没有告诉混混他妈妈在仓库里通过卖身挣钱。
他拯救了自己,同时也拯救了一个家庭和一个女人,我们还能用 ” 失败者 ” 这个符号来定义他们吗。
而老狐狸同样有失败的一面,在最后,老狐狸再次询问廖界要不要成为他,走上他成功的路,抛弃所谓的同情心,成为人上人,廖界拒绝了他。
电影通过车窗的镜像让老狐狸在廖界身上看到了他自己,他在这里和廖界也是在和过去的自己对话,在选择的人一次次对他否定的情况下,他露出了深处茫然的一面,眼含泪光地问 ” 成为我有什么不好 “。
但此时廖界喝下一口冰水,闭上眼默念 ” 关我屁事 “,这是老狐狸教给他的方法,是泯灭掉自己同情心的方法,当这种方法作用到老狐狸自己身上的时候,当他对着镜像里的自己流露出脆弱的一面缺发现连自己都不会同情自己的时候,他成了被曾经的自己否定的一个人,另一重意义上的失败者。
当然了,这种不做价值评判的平衡终究只是电影充满教育意义的一次浪漫幻想,它最终还是回归现实。
老狐狸的脆弱只是出现片刻,他依旧是那个掌握大多数人命运的人,一句话就可以让一个家庭燃起或破灭希望,而父亲也依旧是买不起房的好人。
时代在这里才再次成为如此具象的压迫,似乎只有走上老狐狸的路才能在这个时代获得普遍的成功,这不是人的问题,是时代的问题,却也是最现实与无法撼动的问题。
按理说,电影结束在这里就可以了,它只需要让廖界看到世界的复杂和真相就足够了,余下的选择只需交给他自己也是观众自己。
但它非要在最后把一切都讲透,并给出一个完整的结局。
它最后让廖界成为新时代的一个成功者,一个建筑设计师,这个成功者甚至综合了父亲的善良和老狐狸的狡黠,但在时代未曾发生显著变革的情况下,廖界如何获得成功却被隐藏,成功只是一个一厢情愿的书写。
不仅如此,电影还在结局把之前所有的细节都一一做出解释,廖界和父亲一样,都会把用完的刀片用硬纸板包起来,这是一个无需说明大家都能意会的情节,但剧本非要让廖界包的时候解释道 ” 这是为了扔的时候防止收垃圾的人划伤手 “。
廖界给富豪在山上设计别墅的时候为了不阻挡附近小学看向山的视线而做出了诸多改动,这是他沿袭父亲温良的一面,而他身上老狐狸的那一面电影只需要让他喝一口冰水就足够了,却还在最后让他的同事感叹一句:你可真是个老狐狸。
过犹不及,这多少让整部影片的艺术质量落入下乘,它变成了一个工整环扣的故事,本应有的留白却消失不见,而留白才是这部电影、也是台湾地区电影最有韵味的地方。
可惜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作者:新华娱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16767.html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新华娱乐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新华娱乐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