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我们生活的空间的四面突然出现了隐形的墙,将我们隔绝在内,墙外的画面都静止了,声音也无法传出,墙足够坚固,我们的生活会变成怎样?
假设这个场景在城市里,也许可以和家人朋友待在一起勉力维生,如果是孤身在山林间呢?
IT’S A LEFT TITTLE
看不见的牢笼
01
《隐墙》就是一部讲述了这样故事的电影。女主或许是想要暂时逃避现实的压力,带着倦容来到阿尔卑斯山脚下度假,同行的朋友出门散步后再也没回来。
朋友的消失,预示着身边最近的人,最后一个客体的离开,她成了孤单一人。
女主沿着山路寻找,却突然被看不见的墙挡住去路,顾不上诡异,转身寻找别的出路,发现所有的路上都有隐形的墙,她似乎在一座很大的,看不见的笼子里。加快步伐,在墙对面终于看见了居住在山里的年迈夫妻,却发现他们静止在此时此刻,如同雕塑一般,老人保持着弯腰接水的姿势,水也早已接满溢出。
女主被隐墙困住了。
先是朋友的消失,再是自由的消失,她被困在看不见的墙里。整部电影充满了隐喻的味道,墙的“看不见”能带来很多感受,我们带着压力和疲惫想要逃避,却一头扎进看不见的墙被困在其中。女主试过无数方法都失败了,夜里梦见墙的范围缩小,连度假屋都出不去,在极度恐惧中醒来。
影片里几乎都是艳阳天,青山绿水,醒来就是入目的美景,与美景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被隔绝在墙内的恐慌。仿佛在隐喻外界依旧昼夜交替四季分明,那个掀起惊涛骇浪的,是我们的内心。
影片中除了女主以外的活物,是生活在山里的动物,为了维生女主会带着自己带来一起度假的狗去打猎。在末尾,女主和狗、一头怀孕的母牛、怀孕的母猫一起生活,母牛和母猫分别产下了幼崽,直到有一天一个形同流浪汉的男人突然出现,挥着斧头砍死了所有动物,女主没有犹豫的开枪杀死了这个男人。最后,女主养了一只鸟,剪短了头发,放弃了写日记,也放弃了离开的希望。如果一辈子都是自己一个人了,这些日记也失去了意义。
影片就这样结束。女主最终未能逃离那个看不见的牢笼。
IT’S A LEFT TITTLE
被驱逐的客体
02
客体必须是人。
温尼科特提出“过渡性客体”概念,可以是物品或人身体的一部分。但是客体,必须是人。
怀孕的动物产下了崽,带来了生的希望,画面充满着热闹和温情,它们如家人和好友般陪伴着女主。提供女主活下去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慰藉,几乎是她在隐墙里生活的意义寄托。动物伙伴的繁衍,似乎解决了因寿命短而可能出现的巨大丧失。当一切趋于稳定时,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客体出现了,出场就杀死了女主最重要的伙伴们,所以他立刻被枪杀。
虽然这个男人也许带着能逃离隐墙的可能,又或许能成为陪伴女主一生的人,但女主此刻最需要的是情感的慰藉,当她看见动物伙伴的死去,她的支柱坍塌了。她的独白里并不像观众那样思考男人从哪来,是不是隐墙消失了,而是始终在思考他为什么杀死自己的动物。
这似乎在暗示,墙是女主自己造的,被困在这里,似乎是她潜意识的选择。
但这个男人的出现,是影片中唯一有危险意味的画面,出现的是个背影,正挥舞斧头砍杀,动物鲜血淋漓的死去。女主的心受伤了,此刻她需要的不是优秀的外科医生和锋利的手术刀,而是看见受伤的自己,哀悼自己被困的丧失。男人粗暴的切段她在隐墙里,也许是虚幻的“安宁”,毫不在意她的需要。
导演没有交代为什么这个男人一出场就要杀死动物们,或许是为了食物,显然也是一个濒临崩溃的个体,极度匮乏时不管不顾先索取了再说,像极了真实生活的投影,也像是隐喻为什么生活中我们会对关系有恐惧。
也许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面隐墙。当面对诸如人际冲突、家庭矛盾、发展阻碍等现实压力,以及如创伤、丧失、打击等的现实困境时,我们下意识想逃到墙后,想要离那些事实远一些。离远之后,大多数的选择是转过身不再去看,以否认、拒绝或压抑、隔离等方式防御事实带来的痛苦。
工作中的人际冲突解决不了,换一份工作重新开始,接着又遇到了其他的问题,再换一份工作,最后逃无可逃,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对工作的热情消耗了个精光;和孩子的关系始终处不好,青春期的孩子要独立,要空间,可当妈的放不开,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跟朋友一起时总忍不住抱怨连天,心里的憋屈和郁闷无处发泄,从嘴里说出去又从四面八方重新钻进心里。
没有头绪,没有答案,似乎只能躲开不去看,也许时间能给我们答案。
IT’S A LEFT TITTLE
学会在团体中寻找答案
03
很遗憾,时间给不了答案。
就如女主在隐墙内,向时间妥协,放弃希望那样。若她不肯出来,即使终其一生也躲不过那四面墙。
阿德勒在《理解人性》里,笔墨浓重的描述了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人不可离群索居。众生是镜子,是反作用力,是接住你传来的球的手。你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侧面、背面,还能看到更多细节;你能从反作用力里感受到分寸、边界和情感流动;你能从接球的手里看到即将扣篮还是继续传球的轨迹、感受未知的期待、胜利的希望。
如果说社会是庞大繁杂且不稳定的众生,团体就是相对安全、稳定且流动的众生缩影。真实社会里人与人的碰撞有期许也有风险,我们有时很难分辨善意与敌意;而团体咨询遵循咨询设置,允许善意也包容敌意,犹如在宽广的海域圈出一片安全范围任你游弋、探索,浮潜深潜都有人看着你,时刻准备承接你的崩溃或恐慌不安。
在团体里,仿佛在模拟一场真实的社会生活。大家的情绪都是真实的,碰撞也是真实的,被打破的是幻想,被揭示的是潜意识的真实意图。因为真实,我们正在经历的困境以及早年经历的创伤都能在此间活现,以治疗和探索的视角去看活现出的无意识信息,仿佛第三视角看着自己,将如拨云见日,重新与自己相遇。
我们在团体中训练去看到真相,找到通往自己内心的道路,发现解决冲突和困境的线索,重新回到社会和家庭中;这个过程就如坎贝尔的英雄之旅模型,去秘境历险获得力量的英雄重回自己的世界,带来突破和新生。
第七期动力性成长团体·武汉地面
IPA候选人余晔老师和杨浩波老师一起带领的心理动力性成长团体第七期即将在武汉开团,席位有限,等你加入。
有弥联合心理地面动力性成长团体已经开展6期。团体第一期发起于2018年,一共进行五轮,每一轮都是两个全天的时间,足以为大家的内在和现实动荡提供一个可以被安放的空间。
现在团体治疗的面纱已经不再那么神秘,一个有差异化的团体,可以说是凝缩的小社会,在团体中习得的新客体经验,可以运用到社会生活、学习、家庭及人际关系中,实现现实层面的成长。
说得再详尽,都不如实际进入团体来感受一番。团体中高浓度的客体关系场,会在结束后一个月,甚至数个月持续起效,带给你很多或欣喜、或微小、又或有些痛苦的变化,而这些不断积累和叠加的变化,正是人格悄然改变和重塑的过程。相信这10天对于团体中的你一定弥足珍贵。
带 领 者
余晔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候选人;
持续参加IPA中国委员会学习,督导和高频分析训练(2018-至今);
第六期中德班精神分析初级组(2014-2016已毕业)
第八期中德班精神分析高级组(2017-2019已毕业)
第二期中美班精神分析高级组(2015-2017已毕业)
第十期中德班精神分析督导组(2022-2024受训中)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09年获证)
“第一期中欧精神分析心理治疗连续培训项目”特聘个人体验师
“第一期中欧精神分析心理治疗连续培训项目”文献导读教员
“第二期中欧精神分析心理治疗连续培训项目”文献导读教员
第四期中美班中方教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阅读弗洛伊德》系列丛书的主审
【从业经验】
华东师范大学 全职心理咨询师从业12年
至今积累超过12000小时的个案时长
“第一期、第二期中欧精神分析心理治疗连续培训项目”,文献导读教师,个人体验师
精神分析取向团体带领者(12-15人)
杨浩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精神分析动力学取向心理咨询师
心理动力学团体带领者
受训经历:
中德班精神分析第十期督导组受训中
中德班精神分析第八期高级组毕业
中美班精神分析第二期高级组毕业
中德班催眠治疗学组第七届毕业
系统接受经典精神分析、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的系统培训、以及动力学团体治疗系统培训。
现持续接受医学博士、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中国委员会联合主席、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院长Alf Gerlach的督导和培训,以及持续接受国际精神分析学会IPA成员、注册心理督导师的个体督导;曾持续三年接受美国霍尼精神分析研究中心主席、IPA训练督导师Arthur Lynch的长程训练及督导。
持续接受个人分析。
个案咨询时长12000小时。
适 合 人 群
1.年龄在18-60岁之间,男女不限,想进一步认识自己,有自我探索和成长愿望,希望改善人际关系,能表达自己内心感受及对其他组员的感受,愿意触碰内心深处的情感,可以反思自己、关注他人。能够投入团体互动。
2.团体进程中,有时候会激活一些强烈的情感体验,因此不适合严重人格障碍或精神疾病患者。如果申请者正在进行个体心理咨询或精神科门诊治疗,请在提交入组申请前,征求个体咨询师或者精神科医生的意见。
3.为保证组员安全私密的体验,关系亲密熟络的双方不适合加入同一团体。如伴侣、家人、好友、同事、客户等。如果组员和带领者有生活中的交集,同样不适宜加入小组。以避免双重关系给团体动力带来的干扰。
4.保证时间支配,准时参加小组。
5.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和小组设置。
6.心理咨询师/治疗师、人事/人力相关工作者、心理爱好者。
报 名 流 程
1.确认报名信息,缴费,约定入组访谈时间;
2.入组访谈50分钟;
3.依据入组访谈评估,由带领者确定申请人是否合适团体;如不宜进入,则退还团体费用(不包括入组访谈费用),并给予专业的评估和建议。
注:团体持续期间,组员因各种原因无法参加,费用一概不退还。
小 组 设 置
(一)团体时间
第一轮:2024年5月18日–19日
第二轮:2024年6月22日–23日
第三轮:2024年7月6日–7日
第四轮:2024年8月24日–25日
第五轮:2024年9月21日–22日
(二)团体设定
1. 人数:12-15人的封闭式团体。
2. 时长:共5轮,每轮2天,共10天(每月的一个周末两天),每天四节,共计40节(每节1.5小时)。
3.费用:11800 元;入组访谈:500元/节。
4. 承办方:有弥联合心理·武汉黛拉米克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扫码加咨询助理了解
编辑 | 大虾 作者 | 李雅蕾
BREAK AWAY
01
02
03
以上就是关于【武汉团体仅余5席 |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面隐墙】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来源于网络,作者:新华娱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17896.html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新华娱乐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新华娱乐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