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提问:是哪部电视剧这么争气,三轮还能上星,还是在浙江卫视黄金时段播出啊?
哦,原来是《追风者》!那不稀奇了~
众所周知,谍战剧的受众一般是牢牢掌握遥控器控制权的“客厅群体”,所以《追风者》的台播数据遥遥领先,并不令人惊讶。
跟据欢网大数据,该剧连续18天位列全国电视剧收视排名第一,单集直播收视率峰值3.0075%,单集市场份额峰值高达15.7208%。
但是《追风者》能够一统全家人的审美,网播数据也这么惊人,就真的是有点东西了!它可是2024年爱奇艺首部热度破万剧,正片有效播放量破十亿的真·爆款。
而且《追风者》的口碑也相当顶,豆瓣评分7.8,全网自来水好评不断,热搜霸榜,剧中的几位主要演员都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可。最近网传《追风者》将参与角逐“白玉兰”多个奖项,还有不少网友开始许愿让《追风者》全员拿奖…
高开疯走+台播网播双丰收+口碑爆棚,《追风者》这一路真是鲨疯了。作为该剧的出品方,儒意影业无疑再一次“赢麻了”!
《追风者》到底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网上的分析有不少。制作班底强大、选角贴脸、演技突出、故事代入感强,这些都是重要因素。但今天斯文更想和大家聊聊,《追风者》满满的“含金量”~
民国谍战剧,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大热题材,优质作品比比皆是,创作框架日益成熟,但观众也常常会陷入“审美疲劳”当中。《追风者》妙就妙在,它是用金融的视角打开民国史,还原了一场又一场关乎命脉却没有硝烟的战争。
剧情一开始就是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证券交易所内人声鼎沸,股民们正在为了“通商银行”股票的疯涨而狂欢。然而瞬息之间股价暴跌,大量散户被“割韭菜”。
股票价格剧烈波动的背后,是国民党中央银行计划通过连续吞并多家私营银行,完成“金融统治战略”。
为了拿下通商银行控制权,央行佯攻通商第二大股东的其他重头产业,引得对方调回资金,随后乘胜追击大幅吸筹,拿下通商银行51%的股权。
《追风者》前期,国民党央行推进的许多工作,都是以完成金融统一为目的进行的。不论是通商银行主控权回收、推进关税改革、收购兴夏银行或是打击假币,出发点都是为了稳定经济、稳固政权、支持战争刚需。
但到了建设库券风波,国民党政府的腐朽和黑暗,就完完全全暴露在了民众与观众面前。
剧中,国民党政府以重建战后上海为由发行建设库券,由央行牵头主持。
然而建设库券,最终沦为少数人敛财的工具。他们先是鼓动私人银行和商界人士认购库券,炒热市场,从而吸引大量投资者进场;再放出消息声称要提前回购建设库券,拉高期望值,继续抬升库券价格。
在库券价格一路走高后,通过舆论澄清财政部并无提前收回打算,库券价格跳水,做多的散户和机构全部被套牢。
跟风买入的普通民众,最后落得倾家荡产、血本无归、家破人亡的下场。抵押了房子的周姨受不了打击疯疯癫癫。借了高利贷的阿文跳楼自尽,《追风者》拍出了小人物的血与泪,也揭示了国民党政权的腐朽和黑暗。
建设库券风波,事件原型其实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二三关事件”。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解决财政难题,发行了以关税收入为担保的善后债券来筹措资金,此类债券名为“库券”。
从1929年至1935年,先后发行了盐税库券、统税库券、卷烟库券等。库券以批准发行的年份为代号,民国二十三年批准发行的关税库券,代号就是“二三关”。
然而“二三关”最终演变成一场违规恶性炒作,涉事人员违法牟利达两千五百万元,导致中国实业银行储信部经理沈宝昌等二十四人自杀或急病身亡,是民国金融史上十分黑暗的一笔。
而且为了实现对苏区的经济围剿,国民党方还进行了一系列罔顾民生、手段下作的操作。剧中的假钞事件,就还原了当时经济斗争的激烈。
沈图南化名涂南申来到赣州后,制定了针对苏区经济的“断脐”封锁策略。在他看来,只有断掉经济的脐带,才能彻底剿灭共产党。
苏维埃国家银行推行新币,沈图南就请来火行高手制作假钞投入市场,以此来摧毁共产党的金融信誉。
大量假钞流入市场后,果然造成百姓恐慌,引发挤兑风波。为了揪出假钞幕后黑手,魏若来和沈近真以身作饵,假意出售钞票制作工艺,终于探明假钞厂的位置,将敌人一网打尽。
值得一提的是,《追风者》剧中的“扁担银行”,也能和史实对应起来。
随着我党在农村广泛建立起革命根据地,为了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各根据地相继成立了自己的银行机构。
革命环境艰苦,这些红色金融机构没有固定的地址,始终保持着随时转移的机动状态,营业部跟着部队走,连印钞都是在地窖里秘密进行的,因此也被亲切地称为“扁担银行”。
金融、经济本就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货币政策、证券发行、通胀通缩这些经济学内容,都可以成为影视作品撬动市场流量的一把钥匙。
《追风者》把金融内容,拍得深入浅出、精彩易懂。剧中魏若来寒门子弟误入“大厂”高端局,一路成长逆袭、寻找信仰的故事,不仅大大增强代入感,还能带领观众一起学习金融知识,同步成长进步。
这样的故事结构不仅让普通观众接受度极高,就连经济学专家任泽平都忍不住打call助阵,称赞它“让人眼前一亮”。
通商主控权收回、关税改革事件、建设库券风波、烽火中的“扁担银行”…《追风者》以金融事件为切口,让观众看到民国史的风云动荡,百姓的生计、经济的兴衰、国家的命脉在剧中一一得以呈现,帮助观众补上了民国题材一直缺失的那块拼图。
其实早在十年前,儒意就靠着金融+民国这样的内容配置,取得过巨大的成功。没错,斯文说的就是2014年的口碑之作:《北平无战事》。
《北平无战事》以1948年的国民党贪腐案入手,以币制改革为线索,勾画了一出精彩绝伦的民国群像。
剧中,国共两党已进入决战时刻,国统区物价飞涨、贪官横行、经济全面崩溃。蒋经国命北平银行推行币制改革,实际目的是从人民手中掠夺真金白银,并将大笔财富运往台湾。
围绕这一重大经济战线的斗争,国共双方的潜伏人员以及各方的贪腐势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较量。
中共地下党员、国民党空军上校方孟敖以身入局,一方面奉命彻查国民党贪腐情况,牵一发而动全身;另一方面要秘密执行中共中央的任务,助力北平和平解放。剧中各方势力盘根交错,疑云重重,金融主线串联故事脉络,信息量巨大。
凭借超高的“含金量”,《北平无战事》在当年横扫飞天奖和白玉兰奖,豆瓣评分高达9.0,至今都是观众心目中“封神”的存在。
在“民国戏”这样一个极度“内卷”的赛道上找到全新的突破口,用金融视角打开那段风云激荡的近代史。儒意影业在把握题材稀缺性的同时抓牢金融专业度,在内容创新和品质把握上都做到了极致。
其实不只是《追风者》和《北平无战事》,儒意影业长期保持对电视剧品质的坚守,在电视剧市场早已硕果累累。
现象级爆款大女主剧《芈月传》,荣获第30届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项的《琅琊榜》,荣获第32届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项的《老酒馆》…这些作品背后都有儒意影业的身影。作为国内头部出品公司,儒意影业的“品控”能力,值得称赞。
在未来,儒意还有更多的优质影视剧即将与观众见面。
潘粤明、王鹤棣主演的现实主义刑侦悬疑剧《黑夜告白》已于三月开机。潘粤明再演悬疑剧的吸引力、老戏骨+顶流的阵容配置,让《黑夜告白》已然成为不少观众心目中“必爆”的存在。
马伊琍、周依然、于适主演的《我的阿勒泰》,入围戛纳国际电视节最佳长剧集竞赛单元,国外首映大放异彩。
《检察官与少年》尚未官宣,但网传阵容就已经足够令人期待。影后张小斐的出演,以及相似题材电影《第二十条》的成功,都给电视剧带来了巨大加持。
从这些待播作品可以看出,儒意并不想走复制爆款、待在舒适区的路线,而是要做优质内容的长期主义者,不断探索新领域、尝试新题材。
秉承这样创新与突破的精神,坚守内容的严格把关,儒意影业必将实现优质内容的良性循环。
期待儒意,还能为观众带来更多好戏~
以上就是关于【三轮播出仍能上星,《追风者》成功背后是谁赢麻了?】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来源于网络,作者:新华娱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18107.html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新华娱乐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新华娱乐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