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于正踩对了?

1

墨雨云间,爆了?

关于《墨雨云间》的成绩,确实不需要质疑了。目前播出成绩走势追平甚至有望超过去年优酷年冠《长月烬明》,跻身年度 top 热播绝对不成问题,考虑投资级别更是绝对的物超所值。

又被于正踩对了?

至于是不是爆了,端看大家如何定义爆:是《狂飙》这种才算爆,还是《庆余年 2》这样市占率过 50+ 能算爆,又或者如每年的那几部最热古偶有市占率过 30、集均过 6000 算爆。

又被于正踩对了?

但无论如何,这次显然又被于正踩对了。

抛开所有于正的戏外骚操作不谈,即使我不是《墨雨云间》这类剧的忠实受众,我也在新剧试毒时很明确地给出过结论:这种清醒知道自己受众在哪里自己应该拍什么的古偶,一定能靠古偶那庞大的基本盘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年度 top 打底,再正常不过。

又被于正踩对了?

说句可能会引发误解的结论:这是内容的胜利。

我不是在夸它内容好,这与好坏无关。我是在说这部剧热播的基础,确实是在内容层面吃透、并无比妥帖地迎合着受众的喜好,做出了一个让受众基本满意的称心产品。

剧集从第一集开始就围绕 ” 复仇爽文 ” 基本不动摇,对观众乳腺非常友好。女主一路见招拆招——甭管是不是小学生招式、虐渣虐坏——崩管渣与坏是不是过于表面、危机时刻力挽狂澜——甭管是不是靠深情男主金手指,总之一路秉持此类下沉古偶的最核心需求:爽(自己)、嗑(CP)、虐(反派)。

又被于正踩对了?

剧情做出了这个基础,戏外的营销、营业、甚至过火的很多操作才能发挥出事半功倍的作用。

与它相反的是哪一类呢?《狐妖小红娘》。

又被于正踩对了?

内容层面是一点不讲究,既没把握到原著粉对原著喜爱的精髓,也没把握到一部仙侠古偶抓取受众兴趣的关键点。从开篇起就汤汤水水,要情绪没情绪,要人物没人物,要主线没主线,要高潮没高潮。

又被于正踩对了?

播出前话题低吗?那可太高了。播出前后营销没下血本吗?当然也下了。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读者群里有人形容《狐妖》是连精心制作的营销用短视频看着都想打哈欠的无聊,属实是砂砾里淘不出半点金——连看着像金的都没有。

把剧做成这样,指望着靠演员流量、话题、营销出奇迹,咱也不能说铁定不行,但恐怕得上几个亿。

2

于正的内容之道

早年做编剧,后来开工作室做制片人,现在欢娱出品并制作,无论具体处在哪个位置,于正经手的剧集,都在内容上有着鲜明的于正特色,他这么多年来炮制剧集的方法论,已经由个人 ” 帮传带 ” 到整个公司贯彻执行,无论改编还是原创。

抛开对于正个人的臧否不谈,单纯探讨这套方法论,说来也很简单:

其一是拼贴。

这并不是在指责抄袭,虽然他有实打实的法院判决抄袭前科,但其实从《宫锁心玉》开始,观众就很容易在他的剧集里发现各种经典影视剧的影子,人设的、人物关系的、具体桥段的、台词的。

又被于正踩对了?

很多创作者都是从模仿起步的,而人类故事讲到今天,要想讲出一个全然新鲜的、没有被任何人讲述过的故事或桥段,恐怕也很难很难。

但为什么单是于正这么多年受到如此多的指责?在板上钉钉的判决给 ” 抄袭 ” 印象盖章之前,《宫锁心玉》就已经被指责拼贴感强了,难道是大家对于正格外严苛?

又被于正踩对了?

新民晚报:于正涉嫌抄袭已十年 ” 惯犯 ” 竟成荧屏 ” 赢家 “

归根结底,是他对诸多经典桥段(人物)的化用常常急功近利。就像奶茶铺子店员问顾客:芋圆你喜欢?加进去!珍珠你也喜欢?加进去!哦红豆绿豆都喜欢?都加进去!!啥你还爱吃辣?那要不也加点?!

又被于正踩对了?

东南快报:于正 ” 抄袭史 ” 曝光《宫》被指抄袭《流星花园》

当你不考虑配料与奶茶茶底之间的适配度,不考虑配料之间的口味相和度,明眼人看着这一杯红红绿绿,尝一口味道,就知道你没啥独家的东西,也并不真的在乎奶茶的口感。

但你永远不能说这一套不管用,就像自助餐对食客的吸引力永恒存在。

其二就是逻辑从来不重要,单场爽到虐到就行。

众所周知,看于正剧不要带脑子,别盘逻辑,不然只会自己生气。他的剧情没逻辑分两个层面,底层是不符合现实逻辑:人物说话办事常常不符合最基本的情理,幸亏于正剧绝大多数是古装,最近民国,离观众生活较远。

又被于正踩对了?

都市剧就大多一败涂地

此外,他还丝毫不顾及剧情的前期设定:无论是人物设定还是世界观设定,上一集 ABC 这一集甲乙丙下一集天地玄黄,像极了他本人的作风,昨天说的话今天就不认,吃了吐。

那这种逻辑性的缺失是他的主动选择还是能力所限呢?我觉得都有,但前者更明确一些。

急功近利的拼贴本就会面临较为严重的逻辑问题,当你的出发点并不是讲一个合情合理又动人的故事,或塑造一些有血有肉的人物,而是什么流行来什么、什么有热度就加什么,不同体系不同架构不同调性的桥段和人物特性混杂在一起,就很难相融,逻辑自然一塌糊涂。

又被于正踩对了?

但于正从《宫》开始就饱受诟病的这一套,为什么至今都没什么改善呢?

因为这么多年来他早已足够了解自己的受众,情节逻辑从来不是这类观众最在意的事情,与其在逻辑上花十分的力气得到一两分的赞许,不如把精力花在受众更重视的地方去。

所以他重视单场戏的爽感虐感胜过剧情连贯性,重视人设的极致呈现胜过人物完整性,荒谬跳脱又有什么关系呢?受众不在乎,搞好了还能拿下出圈热度,对于正剧来说,最怕槽都无人吐,没有坏热度。

又被于正踩对了?

3

为什么是《墨雨云间》踩对了

分析于正的内容之道,其实很简单。

这么多年他也没怎么变过,虽然一直饱受融梗拼贴诟病,但比起拉大架子讲空洞故事的视觉系郭敬明,比起对内容的审美仅限于爱与和平的王一栩,于正剧的内容,起码还算 ” 有内容 “。

又被于正踩对了?

要问《墨雨云间》为什么受欢迎,答案也很简单。

复仇主线 + 虐渣打脸爽文推进 + 干脆利落女主人设 + 高配置且无比深情男主人设,都是摆在明面上的致胜元素。

又被于正踩对了?

多年前我在分析《琅琊榜》1 与 2 的热度差异时就聊过:复仇是人类文学与艺术的永恒主题,恨永远比爱更强烈、更有张力。特别是在观众阈值越来越高的今天,自带强情绪的复仇主题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墨雨云间》在播出前能引发不少兴趣和热播预测,与它从释出预告起就紧扣 ” 标准复仇 ” 这一点息息相关。

又被于正踩对了?

而永恒奏效的主题外,特别迎合当下观众观剧心理与观剧习惯的诸多元素也在共同发挥作用。

但要问为什么于正自《延禧攻略》以来十余部剧平播或扑街偏偏是《墨雨云间》又踩对了,恐怕就没那么容易回答。

又被于正踩对了?

首先在内容层面,于正剧惯有的大杂烩奶茶做剧法,就需要复仇这种强情绪、强情节的主线,才能像味道强劲的茶底一样,压得住种种可能调性不和的辅料。

正如《延禧攻略》的前半段,魏璎珞的复仇与后宫升级紧紧捆绑在一起,哪怕单个情节过于离奇或略微偏离主线,但强目标、强情绪和宫斗的强压力环境会令观众一直看下去(待这条线淡化后,帝后线又撑起了中后段的观众期待与质感)。

又被于正踩对了?

《墨雨云间》更是如此,观众始终能被 ” 双线复仇 ” 这样明确的主角目的与烈度高的主角情绪牵引着,哪怕散点情节存在画风跑偏或过于降智等问题,观众也不会彻底丧失兴趣迅速离场,总还是能给出观望时间。

又被于正踩对了?

但从《延禧》到《墨雨》中间的六年间十余部剧集,除了复仇外,其他主线都不太灵:《皓镧传》大女主成长不灵,《鬓边》男男情感不灵,《烈火军校》青春成长不灵,《尚食》后宫成长不灵,《传家》家庭婚姻爱情不灵,《玉楼春》爱情 + 家庭群像也不灵。

又被于正踩对了?

茶底味道不霸道,就压不住加进来的乱七八糟。

其次在热度层面,《延禧》一部大爆就让于正吃到今年,也仰仗他即使剧不灵、话题和噱头从来都很灵的个人作风。一句话就让吃瓜群众群情激昂,一条微博就能让业内议论纷纷,别家一整支宣传队伍都比不过他的一个眼神,论这方面的老辣,不仅王一栩得叫声祖宗,连郭敬明都望尘莫及。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能让他在这张牌桌上一直等一直等直到和牌的,是他活跃场子的这一身本领

而《墨雨》上线前和上线初期的大热度,除了复仇内容引发的关注度外,他一个剧王剧后之争的捆绑话题、一个 ” 小朱一龙 ” 男二就轻松达成,手段说起来是不太好听,效果嘛,拔群。

又被于正踩对了?

而在随机应变层面,于正绝对称得上一句身段灵活,与时俱进。《延禧》后剧剧不灵,他就及时转身,换个流行题材再来。大女主成长、耽改、百合、美食、精英、恶女 啥都能试试,不行就换下一个,最后一路走回复仇,终于让他试着了。

又被于正踩对了?

他学习效仿的对象,也从其他影视剧与文学作品,扩展到短剧微短剧与各种精彩二创行列。

《墨雨云间》在长视频的短视频化、长剧的微短剧化上格外明显,不仅在于情节,也包括拍摄手法。导演不停怼特写的风格虽然被吐槽 ” 拍人丑 “,但这是什么剧最惯常使用的拍摄手法呢?竖屏短剧。因为越来越多观众用小小手机屏幕看剧,演员表演夸张 + 怼脸拍,才能让这类观众一眼扫去就看清表情进而毫不费力理解剧情。

又被于正踩对了?

所以是的,在观众层面,短视频对娱乐受众看剧习惯的影响客观上掩护了于正的短板,大家对这类集合诸多流行元素的直给的强刺激的无逻辑剧集,显然是越来越宽容而不是越来越严苛。

最后,《墨雨云间》卡到了一个非常完美的档期。别看于正嘴上呼喊着与剧王打架也不怵,但显然我们得看他实际行动,伊把《狐妖》忽悠到正面对抗《庆余年 2》并以稀烂的品质一败涂地后,自己在《庆 2》会员正式收官后美美上线,用六天空档发育成熟,《玫瑰的故事》上线也不慌,叠加优酷在抖音的引流渠道,堪称天时地利。

对个人品性的鄙夷不影响我们承认其成功,从任何角度看,一个人叱咤内娱十余年,起起伏伏数次,都不会是等闲之辈。

哪怕不考虑营销功底加持,于正最起码是个水准之上的产品经理,他多年来准确框定了用户群体与特性,市场触觉敏锐,不断试错不断调整,把功夫花在用户最在意的地方,于是屡次踩中风口。

当然,这样的他做出来的永远只是 ” 产品 “,能不能卖也未可知。可绝大多数娱乐受众的娱乐需求也并不需要 ” 作品 ” 来满足,所以他总能吃得开。

而让他在当下脱颖而出的是:贵圈太多人连如何做出能流通的产品都不知、甚至也不屑知,同行衬托,才最为致命。

你们如何看待于正与《墨雨》?

文章来源于网络,作者:新华娱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37508.html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新华娱乐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新华娱乐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新华娱乐的头像新华娱乐
上一篇 2024年6月17日 下午10:33
下一篇 2024年6月17日 下午10:3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