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为什么不喜欢《美国内战》

文 | 文娱Talk,作者 | 萧萧

《美国内战》的中国票房,充分证明了一件事:网络舆论信不得。

当初美国大兵枪毙香港人的视频一流出,网络上顿时狂欢起来,最火的一条评论是“这部电影,美国人看了高兴,中国人看了高兴,只有香蕉人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相关部门一看,既然群众喜闻乐见,就真把片子给引了进来。结果一顿操作猛如虎,上映一周,票房才2000来万。

聊一聊为什么不喜欢《美国内战》

图/猫眼专业版

舆论场上,更是几乎没人提了。

想提前预测一个产品的销售情况,舆论是重要参考标准之一。但全信舆论亦不可取,因为说话的和消费的往往不会是同一个人。

甚至实际情况很可能截然相反:讲话越大声,消费能力就越低。

过去无数粉丝向小鲜肉电影早已证明了这一点,结果同样的事又在键政圈发生了。

“投机取巧”的产物

近两年,全球都进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政治与文艺天生无法分割。政治异动,文艺作品上自然会有呼应。于是俄罗斯拍出了被誉为“战场教科书”的《地狱尖兵》,将当地人悍不畏死的民族性格生动演绎了一遍。

聊一聊为什么不喜欢《美国内战》

图/《地狱尖兵》

韩国也拍出了《首尔之春》,算是东亚文化圈借古讽今传统的一次回归。

《美国内战》起初很令人期待。主题上,呼应了美国的政治现状;技术上,美国人拍末世也是一把好手——电视剧有《行尸走肉》,游戏有《辐射》《最后生还者》系列,都是经典。

主题有,技术储备有,质量想必不会差。

结果上映一看,大失所望——竟然是个公路文艺片。

故事也简单到几乎一句话就能讲完:内战发生,一帮记者决定上华盛顿采访总统,搞个大新闻出来,于是就开车出发了,一路上看到了众多光怪陆离的景象。死的死伤的伤后,成功抵达了华盛顿,采访却没搞成,因为总统被就地枪毙了。

公路片,而非商业片,就决定了不会有大场面大制作出现。《地狱尖兵》的狂轰滥炸、《首尔之春》的紧张对峙,都没有。

聊一聊为什么不喜欢《美国内战》

图/《首尔之春》

没有场面,有思考也行,毕竟当下的美国党争是全球喜闻乐见的话题,真能讲明白战争的起因,也能吸引海量票房。

但很遗憾,连这个也没有。导演把电影主题完全给模糊化了,填充进了一股名为“荒诞”的情绪,用来取代场面与思考。

“荒诞”充斥了全片。比如一个士兵吊死了自己的中学同学,还笑嘻嘻地与尸体合影;几个狙击手想杀死对方,却连对方是敌是友都不知道;总统的状态也是懦弱利己的,面对叛军枪口,所有的风度理念都不复存在,只是本能地想求活。

聊一聊为什么不喜欢《美国内战》

用荒诞态度来描述战争,算是欧美文艺界的传统。《西线无战事》《1917》描述一战;著名的存在主义荒诞剧《等待戈多》,正是反映二战后欧洲多国普遍的空虚绝望的精神状态。

然而,战后拿荒诞用来总结历史,可以;用在站前和战时,都不合适。

因为战争导致的后果的确是荒诞的。对欧洲大多数老百姓来说,两次世界大战毫无必要,只能用荒诞作为批判的武器,用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来对冲失亲、失恋、残废、破产的痛苦。

但战争的起源却是扎扎实实的,是必须揭露、批判,以提前规避的。这是一个有使命感的创作者的基本素养。

如果拿荒诞的感性外壳,去粉饰阶级冲突、宗教冲突、侵略与反侵略等深层的理性原因,纯粹是一种避重就轻,起不到任何预防效果。

但我们也能理解导演为什么这么处理。拍一部电影,除了要平衡预算,还要考虑到政治风险。当下的美国政治生态恶劣,文艺界一不小心就要受波及,只能提前规避掉敏感的东西,单独呈现表象,把原因留给观众们自己去琢磨。

理解归理解,可说难听点,跟捞国难财没区别。钱要赚,又一点风险不想担。

这就注定了这部电影天生单薄,也必须单薄。那些本以为是噱头的花絮,比如“300加币”、“噢,CHINA”,竟真就成了全部的亮点。

华人,一如既往的工具人

但也没必要就此同情导演,因为导演本人的猥琐与懦弱,也在影片中一览无余。

片中存在着一个很吊诡的设计:虽然看似死人无数,连总统都被击毙了。但全篇最富视觉冲击力、铺垫最久、宣传最多的杀人场面,还真就是“噢,CHINA”。

聊一聊为什么不喜欢《美国内战》

这就自然衍生出一个疑问:美国内部现存那么多派系思潮,随便拿出一个都是好故事,为什么非得把一个华人放在冲突的焦点上?

答案依然还是不敢讨论重点,只能找个软柿子代为受过。

自李小龙、成龙之后,华人,尤其是华人男星在好莱坞的地位急剧下降,出演的不是工具人,就是小丑。

最好的待遇,就是带点儿“师父”属性的工具人。比如《黑客帝国》中邹兆龙饰演的高手,《杀死比尔》中刘家辉饰演的白眉,作用都是服务主角打通关。

从这一级往下,就开始群魔乱舞了,丑化处理几乎是下意识的。比如最近在抖音上很火的《X战警》“刺猬人”,就被嘲讽成“除了自信没别的能力”,杀的唯一一个人,还是靠连哄带骗得来的。

聊一聊为什么不喜欢《美国内战》

图/《X战警3》

还有《黑袍纠察队》中的盲点,初次登场,一通少林棍舞得虎虎生风,结果让祖国人一巴掌拍失聪。

《尚气》《花木兰》这类堆砌东方符号,实则充满美式刻板印象的电影,更是不必多提。

《美国内战》中的香港人,一出场就让人觉得讨厌,明明到处都是黑云压城的紧张氛围,表现得却像一只猴子,在两辆车之间钻来钻去。

往大了说,是欠缺主人翁意识,潜意识里觉得这场战争跟自己无关;往小了说,是对自己和队友的生命安危不负责任。

至于为什么会欠缺主人翁意识?——还用问?你也配?

受限于政治正确,导演并不能直接表达出这层意思,所有处理都很“暗搓搓”。香港人被大兵打死时,主角确实也显得很伤心,很崩溃,演出了一种朋友突然暴毙后的PTSD。

只能说这就是文艺人士的天赋,总能成功做到让人怀疑你在骂我,却又没有证据,还得说声谢谢你。

但其实细想一下就知道,这一桥段其实潜意识里颠倒了主次。华人,和其他有色人种都不是导致战争的原因,顶多只能是一个被战争余波波及的NPC,根本没必要花这么多笔墨来描写。

聊一聊为什么不喜欢《美国内战》

于是在推特上,这一桥段甚至被解读成了对所有有色人种的明晃晃的威胁:如果在接下来的总统大选中不投票给民主党,这就是你们不久后的待遇。

避重就轻,捏软柿子,经典的弱者行为。

懦弱的电影,懦弱的导演,真是和擅长推卸甩锅的美国政坛一脉相承,也和当地民风一脉相承。

从这个意义上,影片与现实形成了互文,倒也不失为一部“佳作”。

这点醋,不值得包顿饺子

商业表面看上去是个理性行为,但消费往往遵循的是感性,尤其在文艺领域。

观众决定实打实为某种事物掏钱的那一刻,潜意识里总需要依托某种“信”,要么对所爱之人有好处,要么相信这一消费行为能通过某种间接方式转化成善意。

这就是为什么《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能在全球票房榜顶端盘桓多年。当然,可以说后者存在虚伪成分,意在美化北美大陆的种族冲突历史,但至少表面上还是在追求真善美。

前几个月大火的《周处除三害》,看似血腥暴力,其实主角除掉的都是穷凶极恶之徒,负负得正,内核还是向善的。

聊一聊为什么不喜欢《美国内战》

图/《周处除三害》

口嗨归口嗨,少有人真的会为一种纯粹的恶意付费。这也是为什么血浆片、恐怖片、猎奇片等会被笼统归为“B级片”或“邪典”,天生就低人一头,登不上大台面。

这种电影炒得再热闹,公映票房也不会高,一般租回去自己在家看看就好了。

一部公映电影,视效技术之外,要么有深刻的思想积淀,要么有浓烈的情感印记,才能引起大范围共鸣,取得票房成功。

网络舆论看似也是种共鸣,却靠不住。这是因为网络舆论,尤其是与政治议题相关的舆论,往往是一股恶意的短时间集合。看似山呼海啸,其实哆嗦一下就没了,无法转化成持久的力量。

中国人的为人之道,还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看到同胞被外人一言不发就枪毙,多数还是会心疼,做不到拍手叫好。

聊一聊为什么不喜欢《美国内战》

图/《十月围城》

更何况,海外华人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如《十月围城》中演绎的那样,为支持孙中山的大业,无数来自各个国家、各个阶层的仁人志士甘愿为此牺牲。

即便故事完全发生在海外,多数观众也更喜欢《战士》这样的美剧,看华人们团结一致,在外“支棱起来”——不为别的,就为这是最基本的种族骄傲。

聊一聊为什么不喜欢《美国内战》

图/《战士》

至于同胞出乖露丑,顶多网上骂两句就完了。这点醋,真不值得专门上影院包一顿饺子。

幸好票房说明了一切,大多数中国观众的确既不屑吃这顿饺子,也看不上这点醋。

这样一来,既赤裸裸地揭示了好莱坞的愚蠢、懦弱和恶毒,又没让他们赚到钱,未尝不是件好事。

而这,或许也正是相关部门当时引进这部电影的初衷。

以上就是关于【聊一聊为什么不喜欢《美国内战》】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来源于网络,作者:新华娱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39933.html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新华娱乐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新华娱乐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Like (0)
新华娱乐的头像新华娱乐
Previous 2024年6月22日 下午3:17
Next 2024年6月22日 下午4: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