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fifi
看到女儿收拾行李迷迷糊糊,
衣服一通乱叠,
只是笑着说女儿从小被自己照顾得太好了。
女儿在睡觉,
爸爸特地拿着夹子给她夹住窗帘避免缝隙透光,
妈妈放轻脚步走过来看一眼睡梦中的女儿再出门上班。
得知女儿出门弄丢钥匙,
第一反应不是责备她,
而是以一种允许犯错的态度耐心安抚女儿,
告诉她怎么去解决问题。
在妈妈的安抚下,
女儿不急不慌地联系网约车司机,
顺利找回了钥匙。
不管女儿如何迷糊、做事丢三落四,
从小时候去个水上世界丢到只剩下泳衣,
到二十几岁的年纪丢掉钥匙,
这对父母都会揽下责任:从小可能是我们帮她保管得比较好,她依赖惯了。
她是丢三落四,但我们估计她的主轴和核心的东西是在演艺方面,所以生活方面可能有点欠缺。
没有丝毫埋怨的意味。
等等,这真的不是科幻片?
《我家那闺女》第一期播出后,
卢昱晓成为了大家最羡慕的人:
” 做梦都想要的家庭氛围 ” ⬇️
” 看小说都嫌这种假现在居然告诉我真的有 ” ⬇️
” 懂了当年严莉莉看美琪美雪一家的感觉 “⬇️
她的爸爸妈妈也在 ” 投胎志愿 ” 中榜上有名⬇️
从节目中可以看出,
卢昱晓虽然做事迷糊、有些慢悠悠的、频频找不到东西,
但依然情绪稳定、心态乐观,总能笑盈盈地面对一切,
源自于成长过程中父母给足了底气。
因为她曾经在房间的墙上写了一句 ” 晓晓永远的窝 “,
父母就能做到二十几年里从没搬过家,
更不敢卖掉这个房子。
家里每一处都留着卢昱晓的成长轨迹,
身高记录、
照片、
她使用过的钢琴、
贴在墙上的贴纸,
都被保留了下来。
妈妈甚至把她小时候的画作、作业本用心收纳在一个大箱子里,时时翻阅,时时回忆。
从不觉得送女儿出国留学(卢昱晓高中、大学都在英国留学)是一种负担,
不把自身压力强加给孩子,
反而把吭哧吭哧挣钱供她读书这件事当成自己的幸福。
在外人面前不说女儿一句不好,
见了面能够亲吻女儿,
始终称呼女儿为 ” 宝宝 “,
不吝啬每一句应该被她听到的赞美。
在这些直给、包容、毫不吝啬的爱里,
卢昱晓也养成了迷糊但异常开朗的性格。
她身上没有丝毫拧巴的紧迫感,
常常以不纠结不内耗的心态允许任何发生,
再从容地面对一切。
可以在凌晨三四点毫无顾忌地拨通父母的电话,因为知道家里永远会为她留一盏灯。
在睡觉时不关房门,任由父母进出,父母给她的安全感都转换成了十足的信任。
生活上迷迷糊糊,做事丢三落四。
但在父母眼中都是她可爱的一面,
是 ” 有我们兜底,你可以完全自由 “。
因为获得了足够的爱,她不需要绕许多个弯去学习什么是爱,爱人只是水到渠成。
她会把妈妈写在作文里,
把爸爸画进画里。
长大后当了演员,
每次杀青都会给妈妈带一束杀青花,
会在空闲时间去接爸爸下班。
第一次给家里人做饭,
爸爸生怕一些不好的评价会扫卢昱晓的兴,
提前跟要来家里玩的舅舅一家打好招呼,
解释女儿是第一次给家里人做饭不要太在意。
发现她做得很好后又开始夸个不停,
饭桌上的每一个人都没吝啬自己的称赞,
主打一个情绪价值拉满。
这种教育方式其实未必局限于江浙沪独生女、
70 后父母、
高知家庭等等条件,
仅仅关乎于爱。
大家羡慕的更多的也是健康、包容、从不扫兴的家庭氛围。
只是这种教育方式实在罕见,
有人说美好得像一部东亚科幻片。
因为这样的幸福终究是个例,
多存在于样本中,
大多数人的成长经历,
或许更接近于节目里另外三位嘉宾的故事。
呈现出 40+ 独立女性模样的柳岩,
从小接受的是打压式教育。
哪怕她如今已事业有成,
对自己的生活也是享受状态,
在妈妈的眼中依旧落不得一句好,
敷个面膜是乱七八糟,
切水果是刀工不咋地,
点香薰蜡烛是懒散、瞎搞,
随手捡起砧板上的冰吃掉在妈妈的眼中是 ” 脏死了 “。
对柳岩的生活方式不满意,
情感问题也极为挑剔。
问能不能接受女儿找年下,
大胆开麦:” 她这个年纪,要找只能找老头。”
冷不丁地来一句:” 柳岩为什么到现在还是个剩女?”
很难从柳岩妈妈的口中听到一句对柳岩的鼓励的赞美。
前几天柳岩在《我家那闺女》的媒体交流会上分享了自己成长的故事,
她说自己是在打压式教育下长大的,
不管做出什么成绩,
在妈妈的眼中都是不够好、不够优秀。
甚至哥哥犯了错,她也要连坐受罚。
加上录制节目时父亲已经离世了,
看到卢昱晓家庭完整且和谐,
氛围又这么融洽,
她很是羡慕。
是一种从来都没有得到过,
哪怕已经拥有了反抗的底气,
依然难以弥补残缺的羡慕。
于文文这边则是父母通通缺席的成长经历,
自幼父母离婚,
跟随着妈妈到国外生活,
但即便如此,
距离没能拉近母女俩的关系。
两个人的相处模式依旧是自己干自己的几乎不怎么联系。
而 ” 父亲 ” 这个字眼更是陌生,
十年没有联系。
十四五岁一个人出国上学,
为了看喜欢的吉他手演出一个人跑去美国追星,
后半夜三点独自一人走在小巷,
周围的氛围很可怕,
但因为她和妈妈彼此都没有养成互相关心的习惯,
再怎么害怕都没有想过要跟妈妈求助,
直到警察偶遇了流落街头的她,
才帮忙拨通了妈妈的电话。
母亲对她全部的关心,就是每天买一块披萨,解决她的温饱问题。
不太关心她出国留学,
彼此的生活也从不干涉。
这些经历也塑造了她独立的性格,
不管是买房搬家、
四处工作、
生活里一切大小的事,
她都不会同妈妈联络交流。
更自嘲两人的关系像普通朋友但不是闺蜜。
是有事情就说话,
没事情就不联系那种朋友。
她把家里装修成酒店的样子,
是因为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暖,
反而忙碌的工作让她更习惯酒店式的便捷。
养了两只猫以此抵御孤单的时刻。
她符合当下 ” 重新养自己 ” 的概念,
独立,有自己的事业,也有朋友和宠物陪伴,
但偶尔还是会觉得孤单。
三个人中家庭氛围相对好一点的可能是旺旺,
她是电商主播李佳琦的助播助理,
由于行业竞争力大,
存在一些风险性问题,
随时都有被淘汰的可能。
旺旺也常常陷入一觉醒来就会被替换掉的焦虑状态,
在节目里呈现出来的是一种 ” 打工人模板 “。
所以她的生活基本围绕着工作,
有时忙到一天都吃不上一口饭,
晚餐有时候靠试品解决,
经常日夜颠倒。
对于她的辛苦妈妈十分理解,
甚至会有些愧疚。
一方面是因为旺旺行业的 ” 不得不 “,
另一方面她觉得是因为自己。
因为单亲家庭这个条件,
让旺旺从小就自觉地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拼命向前丝毫不敢松懈,
是因为知道身后没有退路。
不同的成长经历,塑造出几个女儿截然不同的性格。
柳岩、于文文、旺旺的独立和拼搏,
恰恰是源自于曾经的残缺。
这些残缺并不完全由各自的 ” 母亲 ” 造成,
有时代局限的原因,追求温饱的年代不知何为爱,后天想要改变依然很难扭转过来。
有 ” 父爱缺席 ” 的原因,当母亲一个人扛下家庭的重担时,这份压力也会转移到女儿身上。
她们咽下一路的苦难走到今天这一步,
当下的自洽、独立与坚韧都让人佩服,
但其中的苦难并不值得被歌颂。
所以大家才会更羡慕卢昱晓的家庭氛围,
被爱浸润的孩子,
丢三落四在父母眼中都是可爱的。
也许有人会担心,
父母把她保护得这么好,
生活、工作时难免会吃很多苦,
但内心的那份平和、稳定的情绪带来的影响一定是久远的。
毕竟卢昱晓也曾离开父母的庇护独自出国留学,
不见得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还学会了做饭。
#” 送出去一个留子,收回来一个厨子 ” 不是说说而已
她内心的丰盈,始终能成为她的退路。
最后一句
家庭和睦往往有爱就能实现,
但爱偏偏最难得。
文章来源于网络,作者:新华娱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47706.html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新华娱乐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新华娱乐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