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高中生爱上刚出狱不久的黄毛毒贩。
她抛弃人人羡慕的富二代生活,进入混混的世界。
为帮黄毛搞钱,她身绑炸弹去抢银行。
不料抢劫失败,黄毛反手绑了女生,勒索她的家人。
而黄毛做这一切,只是为了找到他和前女友的女儿……
从小看台偶长大的朋友们,应该对富家女配小混混的设定非常熟悉。
这个翻版《斗鱼》剧情放20年前,怎么也得是火遍亚洲的存在。
但很难想象,如此古早的设定,竟然出现在了2024年的台剧里。
主演还是新晋金马影帝吴慷仁。
在一众“next level”的台剧里,这部《塑胶花》狠狠搞了一出文艺复兴。
从人设到剧情,全是典中典。
吴慷仁的角色,集齐了黄毛混混的所有特征。
他外表很浑,但心里纯。
一出狱就要找前女友和女儿,担起他当爹的责任。
他活得很烂,但长得很帅。
一个飞踢,就让富家女芳心暗许。
(*哥们儿你是在打架还是在跳街舞啊)
他打架贩毒样样都干,但有自己的原则底线。
比如知恩图报,为帮过自己的狱友解决麻烦。
叠这么多buff,就是想用外冷内热的反差凸显男主的“苏感”。
要是往前倒十五六年,他说不定真能成为《爱格》【爱殇篇】里最受欢迎的角色。
比起吴慷仁的黄毛,富家千金身上的buff才是真的叠满了。
她家里很有钱,但她很缺爱。
父亲早逝,母亲又是个虔诚的教徒。
富家千金每天过着锦衣玉食但被规定好的人生。
她在学校里永远是被同学孤立的那一个。
于是富家女经常把叛逆当游戏,彰显她的存在感。
包括但不限于骗老师和她去开房;
在社交平台上做擦边主播;
在教堂里用情趣用品逗小孩儿;
在学校活动上故意踩狗屎吓唬同学,只为了让母亲在其他家长面前丢脸。
看完这段我想了好几天,实在理解不了她为啥要选一个味道这么大的方式。
而黄毛毒贩的出现,正中富家女下怀。
她死缠烂打,企图通过黄毛,脱离原有的生活轨道。
但为了能和黄毛恋爱,直接绑着炸弹去抢银行,是不是有点过头了?
她事后知道这是真炸弹,竟然还继续和黄毛在一起。
叛逆方式千千万,非要选这么要命的一种吗?
(*炸弹碎屑)
剧集整体割裂感很强,导演在设定上守旧,却想在主题上求新。
两集之内就涉及了三重议题。
校园霸凌、原生家庭以及女性的反叛。
塞了很多看似符合当下趋势的题材,实际上还是在拍一种很旧的东西。
并且这部剧带着“公路片”的标签。
目前却只拍出了富家女和混混浪迹天涯的既视感。
《塑胶花》前几集,给我一种看话题电影的感觉。
导演似乎提前总结好了一些爆火台剧通用的定律。
随后做排列组合,把它们安在一个老套的故事上。
为了突出这些议题,导致很多地方都用力过猛。
比如表现女性反叛一定要添加性元素。
塑造非常规男主,就一定要沾上黑帮或者毒品。
总之,《塑胶花》在很用力地通过尺度,复刻热门台剧的爆火之路。
自从2019年《我们与恶的距离》之后,台剧对人性主题和社会议题的探索越来越深刻。
但凡出新剧,那镜头尺度和人性尺度必须要有一个。
以至于这两年每出一部还行的剧,热搜就会出现一次“台剧已经next level”的词条。
有的剧甚至都还没播,就夸上了。
但我翻了一下最近看过的台剧。
一个是这部由影帝保驾护航的复古《塑胶花》。
一个是第一季很炸,第二季很拉的悬疑剧《谁是被害者2》。
还有一个是一锅乱炖的爱情剧《此时此刻》。
这几部的质量才刚够到及格线。
(*《此时此刻》剧照)
而“台剧next level”的词条上一次出现,是今年4月份播出的《不够善良的我们》。
编剧在前6集用细致入微的生活痕迹,引发观众情绪共鸣。
后面2集却引发了争议,结局还被不少观众批评烂尾。
不过无法否认,它百分之八十的内容,都很现实。
从题材分类上来说,《不够善良的我们》是现实主义题材。
而很多网友拿来与之对比的国产剧角色,是《我的人间烟火》中的许沁。
讲道理,这两部剧压根儿不是一个赛道的。
用偶像剧和现实题材剧集做对比,搁内娱同样分分钟就被秒杀。
再说,白粥姐就算放内娱偶像剧里,也是最不讨喜的那类女性角色。
而《俗女养成记》《她和她的她》早就验证了,现实主义女性题材确实是台剧比较擅长的赛道。
拿地板和天花板做对比,有点不太合适吧。
要是转换到悬疑剧的赛道,“台剧next level”不一定能成立。
台剧在悬疑赛道有《逆局》《八尺门的辩护人》《谁是被害者第一季》。
国产剧也有《白夜追凶》《沉默的真相》《无证之罪》等高分佳作。
台剧有悬疑+地域特色的群像剧《华灯初上》。
国产剧也有《漫长的季节》,并且我个人认为是超过《华灯初上》的。
这俩比起来,台剧还真说不上是“next”。
内娱的很多烂剧,确实拉低了观众的整体观感。
但它们并不能代表整个内地影视圈。
因此跨赛道的对比研究,自然也不是最合理的评判方式。
可能会有朋友认为,说台剧好于内娱剧,比的是投入和产出好剧的比例。
内娱每年产出最多的剧种是偶像剧。
大部分都同质化严重,立意深度不够。
并且产量庞大,产出速度极快。
每个视频平台每个月都有几部偶像剧上线。
但质量好的偶像剧,一年也出不来几部。
内娱资方构成也不再像以前的煤老板时代那么单纯。
偶像剧也成了资本家的丑孩子们,进入影视圈的首选。
这类低质偶像剧的产出,大大扩充了烂剧的基数。
就算其他赛道出几部有口碑的,也无法一下提升好剧的整体比例。
而台剧从十年前就将重点从偶像剧转移到了其他类型剧。
近十年来,现实题材、女性题材、悬疑题材甚至同性题材都有高分剧集出现。
连爱情剧都上升到《想见你》这种奇幻+悬疑的综合类型。
所以乍一看上去,台娱好剧的整体产出比例高于内娱。
但说实话,内娱之所以每年量产偶像剧,一是这种剧赔钱的风险小。
二是它确实能满足一部分观众的需求。
打工人白天在外饱受社会鞭打就够emo了。
天天下班回家看现实题材继续接受鞭打,就更emo了。
并且有部分高质量古偶,融入了不少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是出口海外市场的重要组成。
所以内娱有些偶像剧的存在,非常有必要。
而台剧从偶像剧转向类型化,其实是迫不得已的趋势。
二十年前台剧主力也是偶像剧,内地就是台偶的主要市场。
从2001年的《流星花园》开始,台偶在内地称霸了十年时间。
期间,台湾制作团队和演员开始加盟内地影视圈。
内娱的偶像剧制作逐渐成熟,2009年《下一站,幸福》成了台偶最后的辉煌。
2011年《我可能不会爱你》虽然仍是爱情题材,但人设逐渐“去偶像化”。
可以看出此时的台剧已经在寻找新赛道了。
随着内地影视圈儿由于基数够大,十年间成熟的作品类型不止偶像剧。
观众可选择的类型变多,台偶也逐渐失去了内地市场。
很多台湾演员转战内地,台娱几乎只靠音乐圈撑着。
台剧再次进入内地观众的视野,是在2016年之后。
导演王小棣为了让台剧重振辉煌,联合其他导演发起了“植剧场”计划。
邀请徐誉庭在内的各位金钟奖编剧,以及杨丞琳、吴慷仁、蓝正龙等演员共同参与。
同时筛选了24位新人演员,建立了“Q Place”表演教室。
让各位视后、视帝老带新一起拍“植剧场”的作品。
近两年比较受欢迎的许光汉、刘冠廷都是“Q Place”出来的。
“植剧场”产出的作品主打的就是类型化。
类型包括爱情成长、惊悚推理、灵异恐怖以及原著改编。
一直关注台剧的朋友,会发现《不够善良的我们》看着似曾相识。
其实故事的基础框架,和“植剧场”出品的《荼蘼》异曲同工。
所以,台剧从2016年的“植剧场”开始,就搭建好了类型化的转型之路。
2019年《我们与恶的距离》播出之后,台剧开始持续发力。
用几部高口碑作品,一遍遍给观众加深“台剧next level”的印象。
但有些台剧,质量其实没那么高。
只是“next level”说久了,再看啥都会带点儿滤镜。
至于台剧重新起来之后,为啥没像内地一样用流量捞钱,原因也显而易见。
说难听的,台湾也就是一个省,人力、资金、本地市场都是有限的。
不先拍点好的把名气打出去,谁会投资他们拍烂剧啊。
内地敢拍这么多烂剧,还是因为基数大。
毕竟有钱可以为所欲为。
并且,台娱加起来也没几个流量大的。
很多台剧也都是靠几个中年演员轮番撑着。
比起被粉丝文化严重侵蚀的内娱,流量这条路在台娱压根儿走不通。
还有一些观点认为,台剧好过内地剧,还表现在题材和审核尺度上。
每次台剧一出来,就有人说看看人台剧啥都敢拍。
一方面确实有审核制度的原因在。
另一方面,台剧类型化+地域文化的发展之路,让它成功接壤了网飞。
连制作模式都逐渐网飞化了,敢拍大尺度内容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和网飞接壤是好是坏,暂时还不能下定论。
类型化不小心就会沦为模式化,看看现在的韩剧就知道了。
不得不承认,台剧在某些方面很超前,值得内娱创作者学习。
但内地剧也有自己的特色,有些和时代文化相关的题材,台剧照样拍不了。
所以,内地剧是不是落后于台剧,不能单从某个方面就妄下定论。
作为一个观众,我既希望台剧保持水准,别走韩剧的老路。
也希望内娱把目光放长远一点,别老投资烂剧。
今天就说到这里,我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梅子
以上就是关于【让影帝演大尺度,这次也不灵了?】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来源于网络,作者:新华娱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52636.html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新华娱乐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新华娱乐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