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已过半,上半年全国的总票房以239.02亿元收官,比去年下滑了超20亿元。加之几家上市公司已经披露了预亏的半年报,让行业对全年的票房预期持谨慎态度。
好在随着暑期档的来临,不少重要影片已定档,且类型丰富、题材多元,有望带动大盘票房和观影人次的增长。
大片缺位,影片存量不足
据猫眼专业版显示,2024年上半年总票房239.02亿,同比减少23.28亿;平均票价43.4元,与去年差距不大;观影总人次5.5亿,同比去年减少5300万人次;总场次7118.1万,同比去年增长843.2万。
也就是说,观影人次的显著下降是今年电影市场不温不火的主要原因。观众之所以不愿意走入电影院,与影片供给的丰富程度有直接关系。
其实2024年电影市场的开局并不差,春节档和清明档均破影史纪录。其中春节档总票房达80.26亿元,超过2021年春节档(78.43亿元)。然而意外发生在档期结束之前,包括《红毯先生》《我们一起摇太阳》和两部动画电影《八戒之天蓬下界》《黄貔:天降财神猫》均宣布撤档。
彼时,有业内人士表示,多部影片撤档很大程度上与排片较少有关系, 不少影院将一开始票房表现较好的几部影片的排片增加,从而形成了“马太效应”。
至于五一档,整体票房表现相对平平,也未能破影史纪录。主要原因是缺乏大爆款影片,且又遇上电影撤档。此前曾有11部电影宣布定档五一档,但是由光线传媒出品的动画电影《小倩》曾在4月下旬临时撤档五一。本被寄予厚望的杨幂主演的《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也在两极分化的评价中低调收场。
进入六月份的端午档,票房表现就更加低于预期。虽然有十余部扎堆上映,但端午档的票房成绩却仅有3.83亿元,是自2014年以来除疫情影响较大的2022年之外的新低。即使排名第一的影片《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档期票房也不足1亿元。
在业内看来,影片存量供给不足是今年电影市场表现平平的主要原因。
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孙佳山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哪怕是中小成本的电影,从剧本立项到拍摄制作完成,一般都需要一两年,一些大制作的影片动辄需要三四年时间。前几年疫情期间影片立项少,这对行业的影响其实在今年才得以真正体现。加之2023年电影市场出现了报复性观影,也就是线下的文化娱乐消费诉求得到集中释放,所以今年热度肯定不会像去年那么高,去年有很多偶然性和特殊性。
上市公司预亏的半年报也印证了市场缺乏大片的现象。以电影院为主营业务的金逸影视(002905.SZ)预计上半年亏损5250 万元–7500 万元。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公司表示,3月以后,再无过10亿票房电影,仅有引进“特效大片”《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的9.57亿票房接近10亿,春节档之后,电影市场的后劲略有不足。
万达电影(002739.SZ)上半年虽预计盈利1亿元-1.3亿元,但也比上年同期降了69.25%–76.35%。公司称,2024 年上半年,受第二季度头部影片供给不足、大盘票房表现低迷影响,中国电影市场整体恢复不及预期。
下半年静候大IP释放
2023年,暑期档票房突破206亿,跃升至影史第一,甚至超过了疫情前最高的2019年。正因如此,暑期档的优异表现引起了业内的高度关注。
但今年暑期档的开局并不尽如人意。6月全国票房22.3亿,是除疫情之外近十年最低的6月票房成绩。接下来即使有头部大片项目,也不一定能够填充7、8两个月的市场空间,让大盘前景变得难以捉摸。
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则认为,往年7月中下旬一直是暑期市场高峰期,创造过《战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西虹市首富》《独行月球》《封神第一部》等多部票房20亿、30亿、50亿的票房爆款,因此希望接下来暑期档延续上周末的上升势头迎来新的高峰。
至于暑期档的下半场,孙佳山认为,会呈现出逐步升温的趋势,因为今年暑期档影片定档比较晚,许多在七月末八月初,与去年的节奏非常不一样。如果说2023年电影市场在清明档就掀起了高潮,且持续了整个夏天,今年反而会呈现出缓慢升温的过程,暑期档的热潮到7月末8月初才会充分释放。
总体而言,孙佳山认为今年暑期档的票房可能只会与2023年接近,全年票房也应该会比2023年少。当然,他认为不能“唯票房论”,因为行业的信心还需要进一步恢复,行业的生态也在进一步修复,这两年立项的影片最快到明年才会有部分上映,所以还是要坚持长期主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电影市场。
以上就是关于【年中盘点|上半年票房同比少了20亿,上市公司也预亏,暑期档还能再破影史纪录吗】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来源于网络,作者:新华娱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53040.html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新华娱乐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新华娱乐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