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期,荧屏似乎有点儿过于热闹:剧集、综艺、欧洲杯、美洲杯、巴黎奥运会……这样一个热档,任何节目的播出,都要冒着收视群体被竞争者抢夺的危险。也因如此,但凡敢在该时段以个性示人的剧,都可谓剧集领域的勇者。
不久前刚播完的《消失的大象》,话题点颇多。首先是剧名,不知为什么,让我想起一本多年前的小说集——村上春树的《象的失踪》,内容其实与剧集不相干,但名字吸引人,自带悬疑味道,这方面剧名和书名倒是有些异曲同工。其实,剧名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隐秘的角落》《消失的十一层》这些近年比较出名的涉案剧,进而生出期待。其次,是资深演员王志文及近年崛起的“演技担当”任素汐,这两位素来以戏好著称的演员,出现在同一部剧中,无疑让观众非常好奇。
不过,《消失的大象》真正让人惊讶的,还在于它是一部颇具喜感的悬疑剧。追梦路上懵懂的主人公、捞金途中笨拙的罪犯,不同的人因为各自欲念产生误会和冲突……怎么看,怎么像是《疯狂的石头》《无名之辈》等“黑色喜剧”进军剧集领域。类型剧里,内地近年好像还真没有这样的戏。《消失的大象》可以视为本年度类型剧探索的一个亮点。
和那些本土“黑色喜剧”电影一样,《消失的大象》也刻意营造地域色彩。过去,除了京腔儿,谁知道王志文还能说西南方言?现在人家不只说了西南方言,还说了东北话呢!虽然两者都不是很地道,但多少带来了一点儿惊艳。至于任素汐,有《无名之辈》的经验打底,她在《消失的大象》这部剧里,方言发挥得更加自如了。
《消失的大象》中,绝大多数演员都在说西南方言,观众刚看头两集,难免有些发蒙,需要经历一个适应过程,方言听得多了,还是会累。我在看剧的过程中,就不止一次问自己——如果把剧中方言都改成普通话,会不会影响地域特色和表达效果?答案基本是否定的。
至于说对话的喜剧色彩,纯方言肯定没有半吊子方言,乃至掺杂了普通话和外地话的半方言更出效果。王志文演的“志叔”,单就口音效果而言,说西南方言时并不是太可笑,一旦他跳到更荒腔走板的东北口音,喜感马上就出来了。全剧语音方面的喜感,更多还是集中在“张矿”的西南味普通话、“吴老”的广式普通话上。
全程南方方言,或者说绝大多数角色说南方方言,并不一定能让观众自然、顺畅地进入剧中情境,这好像在中文影视里是一个普遍规律。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影视在内地风靡,靠的也还是配音处理过的普通话版本。年初,《繁花》普通话和上海话两个版本同时播出,观感更流畅的依然是普通话版本。地方特色由个别几个角色承担一下就可以了,全员本地方言反而影响传播。印象里,前些年民国剧里有一个题材,是四川的“哈儿师长”,先后由不同制作团队拍过方言剧集和普通话剧集,后者显然比纯方言剧更吸引人。《消失的大象》里方言普遍使用所带来的收看时的隔膜感,跟上述情形类似。
有的朋友也许会说,方言带来的生活现场感,以及地域幽默属性,是普通话版本难以达到的。这一点我完全赞同。问题在于,当一部剧集决定使用方言,其首要目的是让观众充分体会地域特色之妙,还是让观众体会剧情和人物冲突之妙?如果是后者,那还是普通话版本,或者说以普通话为基础,适度杂糅方言的混语版,传播起来更为得力些。
对四川话感兴趣的朋友,可能会记得,曾经有过一个衍生自经典喜剧电影《抓壮丁》的“王保长”喜剧IP,分别由四川喜剧演员沈伐和知名演员李保田拍摄过不同的剧集系列。两个系列各有千秋,沈版是纯川话版,风格上更贴近老电影;李版则是普通话杂糅川话,播出范围及受众面都更广,反响也更大。影视作品,究其本质,属于大众文艺,这类文艺作品或产品的特点,决定了它们是要尽力去争取最为广泛的传播,以走近最为广大的受众,还是怎么方便观赏就怎么来吧。毕竟,连王家卫拍电视剧,都知道要拍出两种语言版本,从而适应不同范围的受众。更何况现在大家常看的这些剧集,其主要目的还是展示剧情,而非凸显演员的方言才华。所以,方言元素在剧集中的投放,最妙还在于——适度。
(徐江 诗人,作家,文化批评家。 生于1967年,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居天津。)
图片:豆瓣、剧集官微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zongyiweekly@163.com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更多资讯请登录
以上就是关于【观点 | 剧集中的方言元素】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来源于网络,作者:新华娱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54514.html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新华娱乐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新华娱乐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