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杰·伊伯特
译者:朱溥仪
校对:Issac
来源:罗杰·伊伯特个人博客
想对马嘉利完全不动心真的很难。一个站在40岁尾巴上的女人,不在意打扮,穿着牛仔裤和棉衬衫,总是在将自己乱蓬蓬的头发从眼前拨开,经营着一个位于南法罗纳河地区的葡萄园。她是个寡妇,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已长大成人。
《秋天的故事》(1998)
她热爱自己的生活,同样热爱自己制作的佳酿,但必然的,有时候她也会感到寂寞。她生活得如此孤寂,试想她的真命天子,或者任何一个男人,要如何才能找得到她?她的朋友伊莎贝拉拥有美满的婚姻,对马嘉利的困境很是留心。
在一个轻松地构建出了人物和他们的生活的开场中,有一天,这些人漫步在马嘉利的葡萄园中,讨论着杂草和鲜花的相似性,美酒的陈酿与女性的衰老。伊莎贝拉(玛丽·里维埃饰演)向马嘉利(碧翠丝·罗曼德饰演)提议,不如通过刊登交友广告的方式去寻找男友。
马嘉利嗔怪道,自己宁愿去死也不会这么做。所以,伊莎贝拉擅自帮马嘉利刊登了广告。她打算亲自对候选人们进行面试,并为马嘉利与被选中的人安排见面。
影片中的其他人物,尤其是年轻的罗欣(艾莉西亚·波特尔饰演),也试图为马嘉利的寻爱之旅保驾护航。罗欣是马嘉利儿子莱奥的现女友,她曾经与一名叫做艾蒂安(迪迪埃·桑德尔试验)的年长的哲学教授约会过。
罗欣对待莱奥并不算认真(「他只是个填补空缺的人」),但却十分敬慕马嘉利,她决定为马嘉利与艾蒂安牵线搭桥。来不及怀疑什么,马嘉利就这样迈向了两段可能发生的浪漫冒险。
这就是埃里克·侯麦《秋天的故事》所讲述的。这位有着敏锐的洞察力的法国导演拍摄了一个意蕴丰富的系列,《秋天的故事》是其中的最后一部。侯麦喜欢讲述那些我们渴望去了解或者想去成为的人的故事。他的影片有关于爱、机会、生活与巧合;他以一连串的喜悦、惊奇与反转呈现自己所创作的情节。
影片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人物怎样身处与幸福失之交臂的边缘,所以当末尾出现了大团圆式的结局,便可以达成一种解放甚至是拯救的效果。
如今已79岁的侯麦,(此文写于1999年8月20日,现在侯麦已经去世了,译者注)曾在1956到1963年间担任著名法国电影杂志《电影手册》的编辑。他也是法国新浪潮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其他代表人物还有戈达尔、特吕弗、雷乃、马勒和夏布洛尔。
他习惯成组地拍摄自己的电影。他声称,与其说《六个道德故事》讲述的是人们所做的事情,不如说是他们在做这些事时的所思所想。《六个道德故事》包括三部使他成名的电影:《慕德家一夜》(1969),《克莱尔的膝盖》(1971)和《午后之爱》(1972)。接着他发表了《喜剧与谚语》,之后是他现在的系列,《四季的故事》。
《慕德家一夜》(1969)
他的影片经过深思熟虑的巧妙设计,情节的包裹不着痕迹,使我们认为影片呈现出的正是我们的日常的生活。想一下《秋天的故事》的复杂性,伊丽莎白和罗欣都在精心安排着马嘉利与自己所挑选的男人之间的约会。
这里充斥着混乱和误会,伊丽莎白差点背上对自己的丈夫不忠的骂名(她声明自己很爱丈夫,但我们在影片中却没看到他,因为侯麦明白他没有出场的必要)。
所有的事情都汇集到了一个精湛的侯麦安排的婚礼场景中。马嘉利不情愿地出现了,那些男人们也是,这三个人理所应当地误解了所有发生的事情。
由于我们喜爱热拉尔(阿兰·利博饰演),那个前来应征交友的男人,并且认为艾蒂安是个卑鄙小人,所以我们当然明确自己会为谁欢呼,但侯麦却通过精心编排派对上的动作来设置悬念——谁在何时,为何,于何种情境之下被看到——直到最后的一杯葡萄酒换来的肯定的微笑和点头,也在同时让我们感到开心。(肯定的是酒,而不是人物,但从这里开始,其它的一切都会走向正轨。)
虽然我也挺欣赏好莱坞的浪漫爱情喜剧,比如《诺丁山》,但它们与《秋天的故事》这样充满了狡黠智慧的影片相比,仍稍显粗糙。它们发条一般循规蹈矩的情节令观众感觉有些沉闷,而侯麦却以包含了所有生活中令人担忧的不可预见性的人物们,撩拨着我们的眼球。
毫无疑问,朱丽娅·罗伯茨从今往后都会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马嘉利如今的处境却是:只要走错一步,她就得跟她的葡萄树一起孤独终老。
以上就是关于【侯麦最好的作品就是这一部】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来源于网络,作者:新华娱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55102.html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新华娱乐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新华娱乐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