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29日,2024年暑期档电影(6月到8月)票房为113亿元,去年暑期档的最终票房达206.19亿元,而2015年暑期档票房为124.31亿元。
再看一组数据,去年暑期档中票房超过5亿的有8部,其中头部作品有《孤注一掷》(35.26亿)、《消失的她》(35.23亿)、《封神第一部》(24.81亿)、《八角笼中》(22.04亿)、《长安三万里》(17.98亿)。而今年暑期档,目前为止票房超过5亿的只有3部,分别是《抓娃娃》(32.30亿)、《默杀》(13.5亿)、《异形:夺命舰》(5.85亿)。
今年暑期档票房成绩不如预期,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电影质量不尽如人意,但事实恐怕并非如此。如果单看口碑,《走走停停》《落凡尘》《从21世纪安全撤离》《刺猬》《负负得正》的评分均在7分以上,《逆行人生》《解密》也在及格线以上。至少从影片内容质量看,不能得出远不如去年的结论。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今年暑期档的“成色不足”?
首先,电影创作仍有积极探索新题材、新表达的空间。比如,《抓娃娃》的高票房,得益于沈腾+马丽这个黄金组合的号召力,那么中国喜剧电影应该如何培养出更多得到观众认可和喜爱的新人?比如,《默杀》延续了《消失的她》的成功,那么在反转+悬疑的秘笈之外,中国商业电影应该如何开发出更多得到市场验证的新叙事手法?
8月24日,《孤注一掷》重映;8月31日周星驰老电影《食神》将重映;9月15日,《流浪地球2》将重映。在今年暑期档,已经重映的电影还有《灌篮高手》《你的名字》《白蛇:缘起》。其中,《你的名字》在八年后重映,收获票房1.36亿,竟然一举超过了《异人之下》。老片扎堆重映,也是对暑期档新片的一种鞭策。总的来看,电影创作者还是要避免陷入路径依赖,拿出更多创新意识。
其次,电影创作者需要走出“舒适圈”,更主动地连接广大观众和整个舆论场。以当下流行的电影路演为例,导演、演员都应该多一点对电影内容的认真探讨,少一点场面话、片汤话;另一方面,主创和片方对待外界的批评,还是应该采取更理性、包容的态度,不要让自身因为各种矛盾、冲突处于舆论场中不利的位置,这反而有可能影响电影作品本身的口碑。有交流、有沟通,才能有更宽广的创作视野;接受建议、不断改进,才能真正提高创作的水平。
再次,传媒环境的根本性变革,正在冲击整个电影行业。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其中短视频用户已经占到网民整体的95.5%。诚然,一些新生代导演很擅长制造热点话题,但要论调动观众的“情绪价值”,电影终究很难和节奏更快、体验更轻松的短视频相比。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长视频中的长视频,电影更应该在艺术价值、表现手法上推陈出新,追求更深刻、扎实的表达。
这个暑期,奥运赛事得到了全民关注。作为赛事主要直播频道,CCTV-5奥运期间稳居双网收视份额冠军,全国网平均收视份额达11.72%,为近五届奥运会最高,较上届奥运会提升12%。奥运会的高热度与暑期档电影票房的下滑当然没有必然联系,但这也从侧面说明,当下观众的视听选择十分多元、丰富,“如何把观众拉进电影院”已成为必须面对的课题。
据统计,今年暑期档电影平均票价达到41.0元,与去年同期的40.8元相比小幅提高0.2元。对此,有不少观众和网友都感叹,现在的电影票有点“贵”,不仅曾经的19.9元、9.9元等特价电影票难觅踪影,就连一些优惠票也往往被安排在影院的偏僻位置,几乎无人问津。票房成绩不理想,院线被迫提高票价,高票价又可能会打击观众的观影热情,如何破解这个难题,也需要片方、影院的共同思考。
票房成绩有起有落是正常的市场现象,但其中反映出的问题和启示,应该得到整个行业的高度重视。
以上就是关于【马上评|如何看待今年暑期档“成色不足”】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来源于网络,作者:新华娱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68493.html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新华娱乐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新华娱乐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